福澤諭吉是誰?為什么印在日元上?
福澤諭吉是個什么樣的人?
世界各國的紙幣頭像,大多是政治家,比如政府首腦或者國家締造者,唯獨日本從1984年后印刷的紙幣,頭像都是明治維新時代的文學家、科學家和教育家。
一萬日元的人物福澤諭吉
一萬是最高面額的日元,為何日本天皇的頭像都沒資格印上?福澤諭吉是何許人也?
這個人在日本大大有名,他是明治維新時期的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,被日本人尊為“日本近代教育之父”。其實,他還該有個頭銜:日本軍國主義之父。
福澤諭吉一生寫了大量的書籍,其中最出名的文章,是1885年的《脫亞論》。
福澤諭吉的《脫亞論》
文中寫道:“我日本國土雖位居亞細亞的東邊,但其國民的精神已脫去亞細亞的痼陋而移向西洋文明。然而不幸的是近鄰有兩個國家,一個叫支那,一個叫朝鮮……故今日我國之上策,與其坐等鄰國開明而共興亞洲,毋寧不與他們為伍,而與西洋文明共進退;與支那朝鮮接觸時,也不必因為他們是鄰國就特別客氣,而以西洋人的方式處理即可。與惡人交友就難免惡名,我們要從內心里謝絕亞細亞東方的惡友。”
崇尚西方的福澤諭吉與美國女子合影
號召日本“脫離亞洲移向西方”,把中國和朝鮮稱為“惡友”,按照“西洋人的方式來處理”,這就是公然鼓吹侵略。此人極端的蔑視中國,文章中稱“支那人民怯懦卑屈實在是無有其類”,稱中國人冥頑不靈,“罪行不遑枚舉”。
與此同時,福澤諭吉又非常嫉妒中國的地大物博。他稱“支那是天興的富國,大河直達四境,有舟楫之便,金銀銅鐵,礦脈歷然,沃野千里,可謂東方田園”,因此他積極鼓動日本人要到中國去,“大至國權擴張,小到一身榮華,都有好處。”
說白了,就是鼓吹擴張和侵略。
福澤諭吉是第一個日本軍國主義的理論家,他在《通俗國權論》一文中赤裸裸地說:“百卷外國公法不敵數門大炮,幾冊和親條約不如一筐彈藥”。
武士打扮的福澤諭吉
甲午戰爭前,此人鼓吹:“我國一旦向支那、朝鮮兩國興師問罪,朝鮮固不足論,我們的對手就是支那,首先應派一支軍隊赴朝鮮京城與支那兵鏖戰,讓朝鮮政府答應我正當的要求;同時,我軍從陸海大舉進入支那,直搗北京城,皇帝若退到熱河,那就跟著進攻熱河。這樣一來,無論怎樣剛愎自用的支那人也不得不答應我正當要求,低頭謝罪。”
武士打扮的福澤諭吉
日本在甲午戰爭節節勝利,更加刺激了此人,他在自己發行的報紙上大呼:“直沖首都北京,扼其咽喉,一不做二不休,使其俯伏于文明之師面前。此非好戰,乃是世界文明大勢賦予日本的天職,是不得不為之也。日本的太陽旗盡早在北京城迎著晨風飄揚,四百余州的全圖盡在文明的陽光普照之下,此等快事,我輩翹首以盼。”
福澤諭吉漫畫像
福澤諭吉不僅是個理論家,還是個行動家。甲午戰爭開戰后,他鼓動日本國民參軍、捐款:“為了實現這一希望,我們的身家性命不足貴,愿直接進軍北京決一死戰;我們的財產也不足愛,愿全部充作軍費。”
他自己,則慷慨捐出了一萬日元,金額排名全國第二。在當時,這是筆巨款,相當于今天的兩億日元——當時日本工人的月薪為6元,大學老師月薪為20-30元。
今天,日本人將他的頭像印在一萬日元的紙幣上,也有投桃報李的意思。
福澤諭吉看似是個文人,但其實是個影響力遠超坦克大炮的“老鬼子”,他著書立說、設立學校(日本著名大學慶應義塾大學)、開辦報紙,鼓吹侵略,對日本近代的影響無出其二。
福澤諭吉塑像
事實上,日本從明治維新以來直到二戰失敗,近百年來的歷程,就是按照福澤諭吉的“脫亞入歐”、侵略朝鮮中國等亞洲國家,并建立所謂“東亞文明”的總設計,令世人觸目驚心。
日本直到今天,無論民間還是國家層面都仍然無比尊崇此人,潛意識里,那個“大日本夢”的幻影仍未破滅。
嚴海赴日 加微信,查看最新赴日工作信息 客服微信:18841170818(陳老師) 客服微信:13940863979(張老師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