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留學期間的飯局經歷
到日本留學時,我已經三十好幾了。之前在國內工作了很多年,以法律專業為中心,工種復雜,警察、法律版的編輯記者、律師都做過,形形色色的飯局也都沒少參加。在我們這個北方城市,如果只是以工作、社交應酬為主題的飯局,就算形式各異,飯局上的人和菜品五花八門,實質仍然逃不過那句古語,“不信但看杯中酒,杯杯敬向有錢人”。我碰到過一個給律所拉案源的“社會人”,他甚至很得意地和我說:“我初到社會的三年,賺到的錢都用來請客組局結交人脈了。”
所以,我心里其實對飯局這類事不僅沒多大興趣,甚至有些排斥。到了日本,因為公派留學生的身份,有機會經歷一些聚會,乃至飯局,發現中日在飯局上還是有些不同的,這些飯局也豐富了我的留學生活。
首先是在學校時,都是日本老師請我們學生吃飯,這是我以前沒有經歷過的。留學生沒有固定班級,選修某課時,常常一共就兩三個外國留學生,我甚至選過只有我一個學生的課,即使如此,授課老師也同樣認真備課,當然,也沒少請我吃飯。老師有時領著我們去周邊傳統的日料小店,有時候是快餐店,同學們交流各自國家的情況、對日本的感受,拉近彼此的感情。
有個老師,經常穿著好多年前的舊毛衣,非常節省,可是請我們外國學生吃飯,卻非常大方。印象最深的還屬一個檢察官,他作為兼職老師來給我們講日本刑法,學生包括我在內兩男兩女,是四個不同國家的公派留學生。檢察官年過四十,射手座,稍胖,但講起課來神采飛揚,雖然操著一口相當地道的美式英語但卻聲稱自己從未去過美國,自我介紹時說自己老婆評價他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私,然而下課后,他卻自掏腰包,想請我們去居酒屋。
我這種沒事喜歡在家小酌一杯的人是多么向往,何況還是這樣有魅力的射手座檢察官!然而另一位越南女法官非常矜持地以功課忙為由拒絕了,考慮到就我一個女的不太方便,我也做了這輩子最后悔的決定之一——不去。后來聽男生說,他們喝得聊得很愉快,檢察官談他辦過的各種離奇案子,很長見識。一個自稱自私的人,花了幾萬日元請學生喝酒,敲著鍵盤的我現在還能感受到胸口涌起的遺憾,并非因為沒蹭上這頓酒,而是因為,這樣的局,是親近了解自己喜歡的人多么好的機會,尤其是那種一旦錯過就真的不會再見的人,果然課后我再也沒有見過他,直到今天也沒有再見過。
要說真正的社會飯局,我在日本也參加過一些。有的規格還很高,在東京,日方官員、中方使館官員、各國公派留學生聚集一堂,五星酒店大會議廳,自助餐,大家穿得非常正式,端著酒杯,隨便聊聊。這種對我來說相對高端一點的酒會,是對我日常窮學生生活的一種調劑而已。大家只是點頭之交,帶著一種有距離感的文明,總覺得不夠痛快,它倒讓我有點懷念國內那種,領導拿著一杯酒過來,一飲而盡,然后說“我干了,你隨意”。是的,哪怕你不得不喝,喝到吐,但仍然有個痛快在里面。
有一次導師讓我給當地稅理事講一下中國的稅法,會上每個人都非常認真嚴肅,會后大家去居酒屋,一般情況下,這種性質的聚會都是AA制的,然而當天我得到一個優待,事務所主任把我的費用給交了。在去居酒屋的路上,大家已經開始非常活躍了,有個中年男人用日式英語夸我“nice body”。
喝酒時,下酒菜一如既往地少,連餃子都算作是菜了,清酒、酒杯和酒壺以及碟子都很好看,會上聽他們倒苦水,說客戶貨比三家還總想壓低價格,說各自的辛苦,有個年長的獨身女士,說自己想去巴黎定居。酒光聲色,有荷爾蒙,有真情在流動,和平時很少說私人感受總是逆來順受樣子的日本人完全不一樣,好像大家都變成了中國北方人。
也參加過日本朋友的家庭聚會,在這種聚會上,吃到了朋友媽媽做的迄今為止吃過的最好吃的大米。這類飯局都是輕松愜意的,也給我的留學生活添了一抹溫馨的色彩。
回國后再參加飯局時,我還是調整了一段才重新適應了國內的節奏,其實,飯局里經歷的,不只是酒菜,更是我們的人生啊。
嚴海赴日 加微信,查看最新赴日工作信息 客服微信:18841170818(陳老師) 客服微信:13940863979(張老師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