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正社員、契約社員、派遣、打工、業務委托的區別是?
在日本工作是不少人的夢想,如果你成功獲得工作簽證,等到日本公司的聘用,恭喜你!但在簽下契約前可要小心,到底你是用哪種方式獲聘用呢?正社員、契約社員、派遣、打工、業務委託的分別又是什麼呢?
一、日本的雇用方式
在日本找工作時,除了留意工作地點、工作時間、薪水及內容,還要看清楚是什麼日本雇用方式,除了正職及打工,日本還有契約社員、派遣、業務委託等多種方式,在薪金的計算方式,權利及義務等都不同,以下會逐一說明。
1、正社員
正社員就是「正規社員」的意思,按照公司的規定而直接雇用,而且沒有制定雇用期間,基本上是以終身雇用至退休年齡(一般為65歲)為前提。而被雇用的一方需要聽從公司的業務命令,包括職位或職場的調遷,或是工作內容的變更等等。
2、契約社員
契約社員也是由公司直接雇用,然而雇用期間會按合約的內容而定,法律上每次合約最長為3年,如果是60歲以上或擁有專門知識的專家最長可簽約5年,不過一般公司的合約通常為半年至1年。而在合約完結后,會否續約需按公司的狀況、契約社員的業續等去判斷,不一定能續約。
3、派遣員工
在1986年,日本實行勞動者派遣法,讓人力派遣方式變得普遍。派遣員工是與人力派遣公司簽定雇用合約,再被派到與派遣公司合作的企業中工作。派遣員工的工資及福利待遇都是來自派遣公司,兩者關係就像契約社員,但實際上工作業務上需要按照被派遣的企業的指示。在一家被派遣的企業最長可工作3年,但通常都是3個月至1年。
4、打工
在日本,打工又稱為「パート」(paato)或「アルバイト」(arubaito),法律上兩者的雇用形式都沒有分別,都是由公司直接雇用,然且工作時間會比正社員要短。而在世間的認知上,「パート」通常是面向家庭主婦/主夫,而「アルバイト」面向學生或自由工作者。
5、業務委託
業務委託就是從企業接受工作的委託,然后獲得相對的報酬,與企業沒有直接的雇用關係,可能會簽署業務上的合約,不過按勞動方式也有可能被視為勞動者,而受到勞動法規的保護。
二、各種的雇用方式比較
大致認識了日本各種雇用方式后,那麼比較一下其分別,好讓你更容易選出適合自己的工作。
1、薪金
正社員、契約社員都是採用月薪制,而打工及派遣員工通常為時薪制,業務委託則是按工作內容而給予一次性的報酬。如果打工夠辛勤,工作時間長的話,一個月下來的工資可能跟正社員相當,或是更多。然而正社員會有獎金制度,日本的獎金通常為一年冬、夏發放兩次,會按業績評價而決定金額,通常為一個月的薪水金額,所以一年下來可能得到14個月份的薪金,平均下來會比原定月薪要高,在退休時也會有退休金。而契約社員及派遣員工都是按合約內容而定月薪,不會有額外的獎金。
2、工作時間及期間
正社員、契約社員及派遣員工一般都是按公司規定的時間出勤,而打工可自由選擇出勤的時間及日子,至于業務委託只要在指定期限前完成工作便可。如沒有遭解僱或主動辭職,正社員一經聘用可工作到退休年齡,而契約社員、派遣員工及打工都按合約內容而定,從3年至數月不等。
3、工作地點
契約社員及打工通常都會在合約指定的固定地點工作,而正社員需要聽從公司的指示,隨時會被調遷到其他地方,甚至海外。派遣員工按派遣公司的指示而到不同企業工作,會經常輾轉到不同地方。至于業務委託不一定有指定工作地點,可在家工作。
4、責任與工作內容
正社員通常會承擔最大責任與重要的工作,由于正社員有晉升的機會,以及有關獎金的評價,正社員也會相對落力工作,加班的情況較多。而契約社員是按合約而定,職位通常已固定,所以在簽約及續約時可跟公司反映對工作內容或工時的要求,有更多自行主張的機會。而派遣員工因為工作期間較短,所以不會被給予重要的工作,但也在轉換工作場地時而接觸到不同的工作,學習機會較多。而且派遣員工直屬派遣公司,出現什麼問題也可跟派遣公司商量。至于打工通常負責最簡單的任務,多為勞動性的工作,如收銀、清潔、店員等等,需要聽從正社員的指示。而業務委託的工作內容會在委託時定好,不會隨便作出變更。
5、社會保險、有薪假期、工作簽證等福利待遇
根據日本勞工法例,只要在同一家企業連續工作6個月、出勤率達80%以上,無論是什麼雇用方式都有權享受有薪休假。而雇用合約在2個月以上,而且每週或每月的工作日數為正社員的4分之3以上便需要加入社會保險。
而外國人最擔心的工作簽證方面,只要工作內容符合簽證資格(如技術?人文知識?國際業務),而契約在1年以上,工時及天數有正社員相當,所屬的公司也愿意提供文件協助獲得簽證的話,無論是正社員、契約社員、派遣社員或是打工都有機會申請到工作簽證。
嚴海赴日 加微信,查看最新赴日工作信息 客服微信:18841170818(陳老師) 客服微信:13940863979(張老師) |